改革开放40年——从农具看巨变

www.scol.com.cn (2018-11-27 10:13:53) 来源:四川在线-达州频道
编辑:陈娇王建  

我出生在农村,生活在农村,说起改革开放40年来的变化,我感触最深的是农具的变化。

20世纪60、70年代,农村还看不到“机械化”的影子,春拖犁耙,夏挥铁锄、秋舞镰刀、冬抡铁锹。农村有耕田整地农具、播种农具、除草农具、灌溉农具、收获农具、运输农具等,繁多而杂乱,没有一个专门的屋子来存放是不行的。农具虽多,但农具功能原始,性能低下,需要大量的人工天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地使用农具,播种、除草、施肥、植保、收获、包装等各个环节,忙得上气不接下气,累得腰酸背痛,体会到了种粮农民的艰辛。20世纪80、90年代,为了减少劳动强度,提高农活质量,先富裕起来的农户购买了农用拖拉机、插秧机、旋耕机、平整机、开沟机、脱粒机、烘干机等农机,农村开始摆脱农耕时代,进入机械化时代,大大提高机械化水平。旋耕机、平整机、开沟机轮番上阵,一块块农田瞬间完成翻耕、整地、起垄、开沟等多道工序一次完成,现代农业改变了种植方式,多种农用机上演了一番“机器大作战”,这些机械不仅迅速减少了用工量,更大大缩短了农民在户外劳作的时间,再也不用长时间在炙热的太阳下,暴晒了。令在场农民目不暇接,连连叫好,这简直是一次“农业革命”!过去秋收粮食,靠镰刀一株一株地割倒,用半桶人工刨粒,人累了一天也收割不了两亩田,如果遇到天气不好,还会生秧发芽。现在租用或购买了联合收割机。收割、脱粒、装袋三道工序都靠机械一次完成。一片片成熟的庄稼倒下了,一袋袋粮食装上车拉回晒坝,来回翻动粮食,如果用上烘干机,一次就能烘干上百吨刚收获的粮食,只需要两、三人在室内就可完成。确保“颗粒归仓”、“秸秆还田”。那场面,真是宏大而喜人。机械化水平提高以后,省时省力、高效生态,生产压力就小多了,发展的势头会更好,农民种粮的利润更多了。

如今手机不仅是生活工具、更是生产工具,是广大农民手中的“新农具”,借助手机,互联网正在中国悄然改变着农业这个古老产业的面貌。通过建设益农信息社为农民提供公益服务、便民服务、电子商务和培训体验等,弥补城乡数字鸿沟。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完善农村基层信息服务体系,加快了“互联网+农业”和“互联网+农产品营销”步伐,未来做农业,可能人人离不开手机这个“新农具”。

农民最讲“眼见为实”。 从铁锹锄头犁铧到旋耕机、插秧机、播种机、烘干机、收割机、植保无人机等专业农机,通过发展股份制规模化、机械化、生态化种植,种田越老越来‘体面’,让农民能赚到钱。他们从农具的变更中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巨大变化,真正尝到了改革开放之树结出的甘甜硕果。农具的变更虽说只是一个小小的侧面,但正是从这小小的侧面中,看到了中国农村正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发生日新月异地变化;也看到了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中国强大无比、繁荣昌盛、久盛不衰,永远矗立在民族之林。(文/王建)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