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达州消息(包春柳 记者 徐荣莉)2015年,大竹县人民法院紧紧围绕省、市、县经济工作战略部署,妥善处理服务大局与依法履行审判职能的关系,受理各类商事案件743件,审结612件,涉案标的额达5.11亿元,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的科学跨越发展。
完善机制 服务企业发展
每年初,根据县域企业的发展情况,确定重点联系企业名单后,指定每名院领导和相关庭室负责人重点联系2-3个企业,定期深入调研企业法律需求,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在发展中遇到的涉法问题。同时,企业亦确定一名联系人员,适时将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法律难题反馈给法院的联系人,形成法院与企业的双向互动联系机制,帮助企业及时预防、化解风险,解决实际问题。一年来,该院先后深入四川川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达州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等省、市、县重点企业,走访调研47次,从法律角度向相关企业提出建议17条,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26个,举办法制讲座3次,发放宣传资料1500余份,受到企业一致好评。
延伸服务职能,与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人民调解委员会等机构建立商事纠纷联动调解机制,高效多元化解矛盾纠纷。对未起诉到法院的涉企纠纷,积极参与调解,化解纠纷,帮助企业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全年共参与协调涉企非诉纠纷26次,提出解决建议31条,均被采纳。
能动司法 积极建言献策
2012年5月,该院即率先在全市法院挂牌成立经济开发区巡回法庭,2015年,该院根据经济纠纷增多的现状,又及时研究制发《依法维护正常市场经济秩序,保障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十项措施》,“零距离”为县域经济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作为全县金融联席会议的成员单位,明确分管院领导定期参加联席会议,积极参与讨论《中共大竹县委大竹县人民政府关于促进金融业加快发展的意见》,为金融机构的健康发展提供法律帮助。针对近年来涉群体利益的房地产开发、民间借贷、融资担保矛盾频发、调处难度加大的情形,建立重大经济纠纷案件信息库,结合近年发生的典型案例进行实证调研,及时向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提出解决和预防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并积极协助党委、政府做好群众的法律咨询和解释工作,防止矛盾激化引发群体性纠纷。全年提出司法建议5条,均被采纳。
注重总结商事案件中的共性问题,适时举办法律讲座、召开座谈会等,以点带面,充分发挥商事审判工作对经济行为的评价、规范、引导和教育作用,提升办案效果,净化经济发展环境。该院院领导及商事审判部门负责人先后到圣飞房地产公司、达州市商业银行大竹支行等房地产企业、银行机构走访调研并座谈,认真听取企业发展过程中对司法服务的需求,并就其关心的商品房买卖、征地拆迁、银行不良贷款等方面的法律问题进行分析答疑,提出建议,受到企业欢迎。
完善便民措施 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全面落实立案登记制度,对应当立案的全部予以立案,杜绝有案不立、告状无门现象,切实解决“立案难”问题。推行经济领域涉诉纠纷“预约立案”、“上门立案”、“不间断立案”、“节假日立案”等,多措并举便利诉讼。
对债权债务关系明确的金融借款、民间借贷及其他涉企纠纷案件开启“绿色通道”,当事人提出财产保全申请的,可以不提供担保;加大司法救助力度,为经济确有困难的企业法人、社会弱势群体或其他市场经济主体缓、减、免交诉讼费16.88万元,确保他们通过合法途径解决纠纷,维护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