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袁城霖
“还有2条线路的首末站要放到这里。”盯着屏幕注视21路、34路、32路公交车运行情况,公交调度员杨君告诉记者公司的新打算。
8月初,达州市达川区总工会在铭仁园中学公交首末站建成“公交司机之家”,服务3条线路的七八十名公交司机。随后,公交公司就地新设调度点,杨君搬到这里工作,并兼任“公交司机之家”管理员。眼下,“公交司机之家”的服务对象还将扩大。
“公交司机之家”委托给公交公司运营。
管理难、维护难,是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建成后运行中的常见问题,制约着站点真正发挥作用。达川区探索“委托运维、招标运维、企业孵化”3种模式,努力让站点用起来、活起来。
“三招”解决管理员“在场”难题
该“公交司机之家”面积约30平方米,由达川区总工会租下店面,完成装潢和设施设备配置后,委托给达州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客运三公司运营维护。除了公交司机,站点同时为环卫工人、快递小哥、外卖送餐员等户外劳动者提供服务。
“每天按上下班时间开门关门,保持好屋里清洁卫生,这些没增加多少工作量。”担任“公交司机之家”管理员,杨君很乐意。在她看来,单位仅需支付水电费,就拥有了一个调度办公地,并能为数十上百的同事提供休憩、吃饭、如厕等便利。
“这正是我们努力推动的站点运维模式,实现了双赢。”达川区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解释,一般而言,站点运维常面临两种截然相反的情况:或无人看守、管理不到位,或安排专人管理、抬高了成本,委托给享受服务的公交公司运维,以共管共享解决了有人“在场”管理的难题。
依此思路,达川区总工会同时设计了“招标运维、企业孵化”2种模式。
在“达川·骑手家园”站点,达川区口岸与物流发展中心工会采取招标的方式,引进饿了么负责日常管理维护。饿了么达州南外片区负责人楚朋就在这里办公,“这为我们省去了每年上万元的门店租金。”他说。
“达川·骑手家园”以招标的方式,引进饿了么负责日常管理维护。
在通州大道和绥定大道的交叉口,达川区总工会建起了面积约200平方米的“劳动者大本营”,设有职工书屋、妈咪宝贝屋、劳动者休息室、心理咨询室、法律援助室、多功能会议室等功能板块,并孵化出一家咖啡店入驻,保持2名职工在岗,兼顾“劳动者大本营”日常管理。
“劳动者大本营”设有职工书屋、妈咪宝贝屋、劳动者休息室、心理咨询室、法律援助室、多功能会议室等功能板块。
“这可节约运维经费10余万元/年。”达川区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说,咖啡店常态推出工会会员优惠活动,既为工会会员谋福利又增加了咖啡店的营业收入。该站点入选了2023年全国“最美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名单。
统计显示,达川区已建成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45个,累计服务户外劳动者180余万人次。
达川区已建成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45个。(资料图)
开展星级评定激励做优服务
解决了管理员“在场”难题,达川区总工会又制定了一套站点星级评定办法,以奖代补支付运行成本,激励站点提升服务效能。
由核酸检测点改建的劳动者驿站。
达川区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星级评定主要结合各站点场地基础条件、服务设施、服务功能及效果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价,达川区总工会依据相关评分细则,不定期走访察看。
市民在“劳动者大本营”阅读。
综合评定分为5个星级,达川区总工会将给予站点1000元至6000元不等的一次性补贴,同时对站点实行动态管理,站点接受常态化监督,连续未达到相关标准的可降级或摘牌,优秀站点则将获得机会推荐申报上级“最美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
达川区总工会打造的“劳动者大本营”,建筑面积约200平方米。该站点入选了2023年全国“最美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名单。
(达州市达川区总工会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