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宣汉为何开启“三巴时间”

www.scol.com.cn  (2017-12-06 10:43:33)  来源:四川日报  
编辑:陈娇徐莉莎  

□四川日报记者 徐莉莎

12月3日18点,是宣汉县城的“广场舞”时间,最先响起的是巴人舞的音乐。一周前,在距离民歌广场不远的酒店,刚刚召开了一场专门针对罗家坝遗址的巴文化学术研讨会。宣汉花大力气请来一批国内著名的巴蜀文化专家和考古工作者,见证了我省首个巴文化遗址公园与博物馆的启建。

穿巴人服、唱巴人歌、跳巴人舞是风靡宣汉的“三巴文化”。从民间流行的“三巴”到学术研讨再到遗址公园启建,今年以来,巴文化的复兴和弘扬,在宣汉掀起“文化复兴”的热潮。这个国家级扶贫开发县,为何要在文化上下大功夫?

考古进行时 为转型注入文化内核

“今年距离宣汉罗家坝遗址第一次考古发掘已经整整18年了,今天参与遗址公园的启建仪式很激动,十几年的探究终于有了结果!”作为18年前罗家坝遗址考古队领队,学术研讨会上,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王鲁茂,声情并茂地回顾了罗家坝遗址第一次考古发掘的过程。

罗家坝遗址距离宣汉县城约30公里,总保护面积103万平方米,是我国20世纪末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内涵最丰富的巴文化遗址之一,被誉为“巴文化的三星堆”。从1999年至今,该遗址已经历了四次联合考古发掘,发现了大量巴文化遗存,出土各类文物1400余件。尤其是33号大墓出土青铜礼器、兵器、彩绘陶器和印章等珍贵文物200余件。

拥有这样的“文化瑰宝”,宣汉县此前却没有充分利用。吃了资源依赖和产业结构单一的亏,2015年县域GDP出现负增长。痛定思痛的宣汉县把目光投向了巴山大峡谷,利用青山绿水搞全域旅游开发。

巴山大峡谷旅游扶贫综合开发项目被寄予厚望,这个全县“头号工程”计划2019年实现年接待游客100万人次,直接带动片区102个贫困村、9万余名贫困人口脱贫。规划中,卖运动、卖生态、卖文化、卖气候是核心卖点。

在宣汉县委书记唐廷教看来,宣汉这盘全域旅游大棋中的“文化”就要靠深度挖掘“巴文化”。研讨会闭幕式上,与会专家达成“宣汉共识”——罗家坝遗址是巴文化的中心遗址之一,也是探索巴文化起源的重点地点,宣汉县应依托该遗址的考古发掘,建设成为研究、展示、传承巴文化的高地。

复兴进行曲 现在是“三巴”时间

如果说要在学术界争取一席之地不能操之过急,那么在民间挖掘和弘扬巴文化,则是营造起县域文化氛围的最快途径。今年3月起,宣汉就进入了“三巴”时间。

据宣汉县文广新局副局长熊欧介绍,宣汉依托现有研究成果,利用巴人符号等元素,设计制作了8套巴人服饰,未来景区接待人员均穿着巴人服,形成一道靓丽风景;根据宣汉巴地风情、习性特点创作了巴人歌和巴人摆手舞。

这些创作受到了县委主要领导的大力推崇。首先就从公务员入手。由于工作繁重,县委组织部工作人员柒晓华少有运动习惯。为了迎战年底的比赛,4月以后,他和同事们都在下班后学起了巴人舞。通过集中培训教学,巴人歌、巴人舞以比赛的形式,迅速在乡镇、中小学校、县城社区舞蹈队推广开来。

在巴山大峡谷核心景区的几个乡镇,领导班子在饭桌上起身就能来上一段巴人歌;巴人舞成为校园课间操、民间广场舞的主要内容。唐廷教在研讨会闭幕式上透露,在2018年巴山大峡谷景区开门迎客前,要争创15万人同跳巴人舞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同时,民间艺术的挖掘和文化精品的打造也在进行中。宣汉县文化馆非遗中心主任桂德承明显感觉到,这两年,县上对文化发掘的重视程度更深了。他整日忙于非遗项目的挖掘、整理和申报,“现在出书也更受支持。”

为了打造文化精品,宣汉县与著名导演哈文及其团队签署协议,共同打造大型情景史诗剧《梦回巴国》,计划2018年景区开门迎客前进行公演,将利用舞台表演和艺术手段,重现4700多年前远古巴人的灿烂历史文明。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