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东北首例 达州市中心医院创新开展隧道式PICC置入术

2021-10-21 17:15:17来源:四川在线-达州频道编辑:袁敏

达州频道 杨迎

10月20日下午,达州市中心医院血管通路中心的专科护士们在超声引导下通过改良塞丁格技术及腔内心电定位成功为患者张女士置入隧道式PICC导管。成为了川东北第一个开展隧道式PICC置管技术的医院。

据了解,此次达州市中心医院共选择符合适应证的9名患者开展隧道式PICC置管技术,这项技术在达州市中心医院的成功应用,既填补了川东北区域医院隧道式PICC置入的空白,也标志着市中心医院在处理疑难患者或疑难血管的PICC置管能力更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据达州市中心医院血管通路中心PICC专科护士、血液内科副护士长周瑜介绍,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作为一种安全、方便的静脉通路,已在临床广泛的应用,尤其对于需要化疗或输注高渗性、刺激性液体的患者来说,PICC更是首选的方式,但是对于一些疑难患者或疑难血管,如有血管畸形,有上腔静脉综合征,常规穿刺失败,上臂中段血管过细或上臂皮肤破损、疤痕或血栓史等,隧道式PICC置管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

那什么是隧道式PICC呢?隧道式PICC是指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一种新技术,与常规PICC的区别是:可以选择在最佳的血管穿刺,通过建立一个皮下隧道,将导管出口转移到更适宜、更有利的位置,从而极大提高PICC置管适应证、带管舒适性和更好的减低并发症。

那么,隧道式PICC主要有那些优势呢?

(1)隧道式PICC置入技术的应用普遍地降低了血栓形成的风险,它能使因上臂静脉直径过小而至导管相关性血栓发生风险较高的患者仍能成功置管。

(2)降低了感染的风险,血管穿刺点与导管出口通过皮下隧道相通,而皮下隧道本身就形成了一道防止污染的屏障,能有效的防止外界因素引起的感染。

(3)防止脱管:导管通过皮下隧道导出体外,由于皮下组织的固定作用,减少了脱管的几率。

(4)操作过程中使用的无菌隧道针可有效避免神经、血管的损伤,而且血管穿刺点位于皮下,可避免局部渗血渗液的发生。

(5)将导管出口预留在最合适的位置,避免了患者在手臂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适,提高了患者舒适度。

“我在血液科住院是常事,每次化疗都是留置针,以前护士来给我上留置针都害怕,因为我血管细不好找,我自己也难受,今天上了这个新技术的管子,感受特别好,上的时候一点都不难受,舒服多了。”50多岁的张女士是达州市中心医院血液内科的一名患者,需要长期输注化疗药物,但她上臂的血管比较细小,不符合常规PICC置管条件,张女士成为了达州市中心医院开展隧道式PICC置管技术的第一例患者。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