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蹲点记|振兴,春到金山村

2023-03-15 08:32:00来源:四川在线-达州频道编辑:侯佳

开栏语: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就是要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产业如何崛起?人才如何集聚?文化、生态、组织如何优化提升?要探寻答案,必须深入广袤乡村。

即日起,四川日报全媒体推出“金山蹲点记”系列报道,选取达州市通川区金石镇金山村为样本进行长期蹲点,记录达州在乡村振兴示范带打造进程中的探索与思考。

四川在线记者 袁敏 袁城霖

3月7日一早,记者驱车从达州市城区出发,前往60多公里外的金山村。

车辆驶出高速公路出口,沿水泥路盘旋上山。穿过松林和梯田,在一丛丛雪白的野生樱桃花间,金山村的全貌逐渐清晰。

金山村位于达州市通川区北部山区,海拔在750米至1000米之间,仅有1428亩的耕地,仅占幅员面积的13.6%,是典型的高山丘陵村。今年,通川区将金山村纳入乡村振兴示范带进行重点打造。随着更多的目光向金山村聚焦,更多的力量在金山村集结,更多的希望也在金山村开始萌芽。

播种希望,誓要捧得“金山”归

“你们来得正好,苗子正在开花。”刚一进村,等在那里的车厘子种植户邱兴堂就拉开了大嗓门。

在金山村向阳面一片占地500余亩的山坡上,是邱兴堂经营了5年的车厘子种植园,10多名工人正在坡上忙着搭建种植大棚。

邱兴堂领着记者走进一间全新打造的种植大棚,2米来高的车厘子苗呈纵向排列,枝头已发芽开花。“大棚可以精准控温控湿,这批新苗子适应得很好,预计4月20日车厘子就能上市销售,价格可观。”邱兴堂兴奋地说。

车厘子种植园内,花已开满枝头。

更新求变,是邱兴堂从深圳返回金山村创业时给自己定下得思路。眼下,他正在进行一场大规模“实验”——不仅新投入资金300余万元更新这种能精准控温控湿的种植大棚,果树品种也将全面更新,“要和乡亲们一起得捧得‘金山’归。”

守在金山村,“85后”职业农民杨潘也在田地里寻找着“金山”,山腰处一长段高低起伏的地块,是他开辟的“战场”。

这块地共计约150亩,主要种植玉米、油菜、大豆等山区传统农作物。山区地块零碎,大规模机械化作业受限,杨潘选择在提升耕种附加值上多下功夫。“今年尝试播种了价钱更高的水果玉米。”让杨潘颇有底气的是,通过通川区相关部门的衔接,这批水果玉米已经落实了销路,只等成熟就可直接进入城区的大型商超。

“要让每一块土地都发挥作用、产生价值。”金山村党支部书记郑文说,村里对每个区域都做了细致的规划。

“85后”职业农民杨潘流转的土地,今年将尝试种植水果玉米。袁城霖 摄

目光聚焦,多方力量向山村集结

春到金山村,不仅有漫山的花开,还有诸多帮扶力量在这里集结。

“忙,太忙!”这是金石镇党委书记李兴见对开年以来工作的直观感受。

今年,农业、水利、交通、文旅等多个通川区职能部门,相继派出工作组深入金石村实地调研,从不同角度重新审视金山村,寻求嫁接更多资源注入山村。

站上高处看金山村,近端为金山老街,远端为车子里种植园。袁城霖 摄

“村集体经济收入力争翻倍。”带着团队调研金山村,通川区乡村振兴局局长高晓莉给出专业的建议,要通过管理服务、盘活资源、资金入股、自主发展等方式不断增加集体经济收入,“让村民增收致富,才是发展的落脚点。”

“这是金山村的‘粮仓’,也是今年重点实施的乡村振兴项目。”站在一处制高点,李兴见指着尽收眼底千秋塝梯田说,今年这500余亩梯田将实施“旱改水”工程,同时修建提灌站,持续扩大梯田面积,持续提升耕地质量。

500余亩千秋塝梯田将实施“旱改水”工程。袁城霖 摄

提振产业,更要留住乡愁。

占地30余亩、建成已有400余年,金山村的张家大院已是国家级传统院落。“这是金山村的文化地标。”李兴见介绍,今年将持续加大对张家大院的保护包装宣传力度,使之成为金山村对外引流的名片。同时,金山村老街还将进行风貌塑造,修建停车场、文化广场,打造美丽庭院。

航拍国家级传统院落张家大院。李平 摄

更多新生力量向金山村集结。李兴见介绍,镇里已敲定以镇民政办主任为组长的4人帮扶小组进驻金山村,“帮扶就是要把自己当村里人,带着村民们一起建设新金山。”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