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续写巴山风情 35年后新华社《瞭望》记者再访达州

http://www.scol.com.cn  (2017-09-18 10:38:10)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编辑:陈娇任硌 陈健 吴文诩  

四川省达州市渠县水口乡团林村“农民夜校”教师杨雪(左三)在讲夏季疾病防治常识课(8 月3 日摄)邓良奎摄/本刊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任硌 陈健 吴文诩

红得发紫的脆红李尚未摘完,绿中透黄的柠檬又近成熟,白墙青瓦的巴山新居点缀在绿水青山间,头戴金黄色草帽的农民不惧烈日的炙烤拾掇着地里的作物。初秋的巴山,空气中处处弥漫着收获的味道,而深深呼吸则又能嗅见新一轮耕耘的气息。

这是《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大巴山区——四川省达州市境内数百公里的行程中,感受到的直观印象。大巴山之美,展露出勃勃生机,让人陶醉又令人振奋。

大巴山区既是革命老区,又是脱贫攻坚任务很重的贫困地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大巴山美丽自然人文风光的背后,浸透着共产党人和当地群众的辛勤汗水。

无论是当年干革命还是如今与贫困决战,当地人红色基因中传承的愚公移山、智勇坚定的精神,正是当前脱贫攻坚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决战阶段所需的不竭力量。

山里人的性格:舍命修通致富路

走进大竹县庙坝镇华山村,白墙青瓦的川东民居、农家乐干净整齐,水泥路如玉带蜿蜒在山林间,脆红李挂在枝头,体验采摘乐趣的游客络绎不绝。难以想象,这里曾是一个特困村。

变化得益于一个人,他就是在“左肾坏死,右肾积水”等7种疾病折磨下,始终战斗在脱贫富民第一线,舍“肾”忘死的庙坝镇长乐(华山)村党总支书记杨帮武。

华山村地处山顶,长乐村地处山下。今年3月,这两个村子合成了一个村,而在过去,这两个村曾天壤之别。杨帮武原为长乐村党支部书记,他兴产业、富山村,把默默无闻的长乐村变成了达州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而与之毗邻的华山村,却因交通不便、产业滞后等多种原因,被列为全县十大特困村之一。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曾在十多年前来到村里采访过杨帮武。2004年,大竹县委着眼于“富村带穷村、先进带后进”,组建长乐村华山村联合党支部,杨帮武被两村党员高票推选为书记。华山村由于山高坡陡,一直没有通上电。“没得电,谈啥子发展?”杨帮武找县委政府“化缘”,又带领村民一起挖地、竖电杆、拉电线,让华山村的180户村民彻底告别了点煤油灯的历史。

正如同“自古华山一条路”一样,华山村曾只有一条泥泞陡峭的土路通往村外。交通难,是制约华山村发展的最大瓶颈。杨帮武把华山村贫困面貌拍成照片拿到县级部门汇报,争取到了项目。但由于施工难度大、资金有限,公路建设面临中途停工。杨帮武用自家楼房作抵押,向信用社贷款8万元填补资金不足。

“杨书记房子都舍得抵押,我们还有什么舍不得的?”在他的感召下,原本还有顾虑的全村干部群众主动投资投劳,齐心协力肩挑手扛,见山开山,见石破石,将1.8公里沥青路和4公里水泥路建成。如今,村里的秦王桃、脆红李、核桃等农产品正是通过这条路销往外界。

杨帮武长期超负荷工作,身患多种疾病。2004年6月,庙坝镇领导到长乐村检查工作时,杨帮武的病发作了:脸色一片煞白,满脸黄豆大的冷汗。人们赶紧将他送医诊治,发现患有胆囊息肉。可做完手术没几天,杨帮武就回到工作岗位。2005年8月,突然下起瓢泼大雨,为保护刚刚打好的水泥预制桥面,杨帮武在给桥面盖薄膜时,不慎踩空滑倒,左手腕粉碎性骨折。在镇医院做完手术后,他手缠绷带赶回了工地。2006年3月,正在走村串户的杨帮武腰部疼痛不止,诊断结果为左肾坏死,必须切除。手术后没几天,杨帮武又回到了工作岗位上。2008年4月,杨帮武在硬化华山村公路时,腰部再次疼痛,在亲人的哀求下,他到医院检查,发现自己唯一的右肾也长有积水,且腰椎间盘突出严重。但他还是没有住院,而是在腰部绑上夹板,又投入到工作中。

山里人性格倔强。有人说杨帮武是“愚公”,想要改变“华山”的面貌谈何容易。可在杨帮武看来,只要他的身体还没有垮,还能坚持,就无论如何也要把山里的路打通,把贫困的大山搬走。

如今,本刊记者再访杨帮武,他仍带病为群众脱贫奔忙。“我们这里的脆红李是晚熟品种,比其他地方的李子晚1~2个月,能卖出更好的价钱。”杨帮武说,村里从2011年开始种下第一批李树,现在已达800亩。李树对土地不挑剔,适合在山坡上种,一亩李子纯收入能达到1.4万元,不少贫困户借此脱了贫。

经过几年的脱贫攻坚努力,长乐(华山)村的贫困户从2014年的62户,减少到目前的2户。过去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累计已达上百万元。2016年,长乐村人均收入达16580元,华山村人均收入达15800元。

本刊记者在采访中强烈地感受到,只要有这种“愚公移山”的精神,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我们向大竹县委的同志了解到,当地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中复制推广“富村帮穷村、先进带后进”经验。2016年,大竹县实现18个贫困村成功摘帽、1.8万人顺利脱贫。

山里人的胸怀:红军山上的三代种树人

在大巴山革命老区腹地,万源保卫战曾是关系川陕革命根据地生死存亡的一次决战,坚守在万源主战场的8万红军在徐向前、陈昌浩、李先念等指挥下,粉碎了国民党军队26万余人的围攻,取得了红四方面军战史上最辉煌的胜利。

今天,达州市下辖的万源市仍处处流传红军的传奇。在万源市花楼乡花楼坝村,本刊记者沿着崎岖的山路,来到梨树坪,探访曾在此居住的一位老红军的后人。三十多年前,《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后来担任新华社社长的郭超人在此采访过他。时光荏苒,老红军早已在1993年病逝,而他生前栽下的漫山遍野的泡桐树,更加英姿茁壮。

老红军名叫高维魁,生于1904年。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红军、八路军和解放军的一名战士。1950年他离开部队,当时组织上考虑安排他担任县委书记,但他却选择回到家乡务农。他居住的这座山原本叫尖峰山,由于老百姓敬爱他,就把这座山叫做红军山了。

回到家乡的高维魁并没有闲下来,而是以“愚公移山”的精神继续投入到绿化荒山的战斗中。他在山上住了四十来年,亲手栽种的泡桐树、杉树等,超过1.5万棵。他生前常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为我们的后代造福,这是共产党员的天职。”这是山里人的胸怀,也是一个老共产党员的胸怀。

在去梨树坪沿途的山路旁,矗立着一排排高大的树木,当地人说:“这就是老红军当年种下的树,你看,好端直哟,像不像红军的站姿!”

在上山路上本刊记者看到,山脚的路基已拓宽平整,即将进行路面硬化。山腰堆放着一摞摞塑料水管,正在修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拐过一道道弯,我们来到了老红军高维魁当年的居所。老红军当年的屋子,只是一间川东农村常见的木结构土坯房。高维魁的侄儿高国忠、侄孙高亮国仍生活在旁边。

山里人拉出几根长条凳,在院坝里拉起了家常。“果树成了山上的新风景。”47岁的高亮国说,高维魁要求后辈坚持种树,3年前他家种下的100多棵青脆李,今年已开始挂果了。“现在党的脱贫政策这么好,村里的贫困户一个个脱了贫,只要肯干,生活总会越来越好。”

只要肯干,就会更好,山里人胸怀乐观、敞亮。这个皮肤黝黑的农家汉子,精瘦而干练,虽然现在还不富裕,可充满了对未来生活的憧憬。花楼坝村是省定贫困村,当地同志告诉我们,最近几年,随着脱贫攻坚深入推进,当地像高亮国一样种猕猴桃、青脆李等果树的农民很多,带来源源不断的收入。同时,随着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房改造的实施,村民的居住条件大幅改善,花楼坝村将按计划在今年脱贫退出。

红军山上祖孙三代人种下的树,密密匝匝,竞相向上长着,林间弥漫着绿色植被特有的芬芳气息,那是一种在山里才能闻到的气息。万源在主体功能定位上属于重点生态功能区、限制开发区,四川省对当地不考核GDP,而是侧重考核生态环境指标。但不考核GDP并不意味着不发展,今年万源投入5亿元用于通村公路建设,投入20亿元用于58个村易地扶贫搬迁和危房改造。

山里人的信念:贫困村里的干部们

流淌在大巴山腹地的巴河,是长江上游渠江流域的一条大河,达州市达川区道让乡位于巴河旁,是全区最偏远的一个乡。道让乡党委书记黄兴国今年36岁,2012年他从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专业博士毕业,回到家乡达州工作,现在是全市仅有的博士乡党委书记。

是什么原因,让他放弃了留在大城市、大研究机构的机会,心甘情愿回到大巴山区的穷乡僻壤?“这里同样大有作为。”黄兴国说,大巴山区缺人才,他坚守着一个信念,就是一定要带领父老乡亲摆脱贫困。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黄兴国读博士期间的研究方向是水环境保护,随着全国推行河长制,如今他是巴河道让段的河长,水环境保护是他的重要职责。

巴河被规划为达州市应急水源取水点,黄兴国除了定期巡河,还组织乡里取缔网箱养鱼、非法采砂,并通过种养循环的方式,实现全乡两家生猪养殖场粪便资源化利用,避免了畜禽粪便污染水体。对于农村生活污水,则先进入化粪池,再通过生态湿地处理法,运用美人蕉、菖蒲等植物吸收水中的氮磷等废物。

道让乡在4个贫困村发展青花椒产业。虽已入秋,但当记者来到其中一个贫困村靳家坪村采访时,当地仍是43摄氏度的高温。62岁的村支书刘大兴正带领几名头戴金黄色草帽的村民,头顶烈日,在一处山坡上整饬蓄水池,为的是不让花椒苗缺水,这是当地水肥一体灌溉系统的一部分。

“这套灌溉系统实现了精准施肥,避免了化肥流失造成的农村面源污染。目前,巴河的河水达到Ⅱ类水质,稍加处理即可饮用。”黄兴国说。

过去,道让乡没有什么产业,黄兴国拿出调查研究的本领,为乡里找到了一条脱贫致富的好路子。他发现,乡里很适合发展青花椒产业,临近的重庆江津有规模很大的青花椒交易市场,不愁销路。现在4个贫困村分3期发展青花椒,首期1000亩长势良好。一亩青花椒一年收入可达5000元以上,高的甚至接近万元,其中农户拿90%,村集体经济占10%。

“四十多度的天气算什么,只要这些青花椒苗苗长得好,能让大家脱贫,我们再辛苦都值得。”刘大兴说。

从道让乡沿巴河而下,是达川区的龙会乡。这里有一个远近闻名的“牛支书”——吴传全。说他“牛”,是因为他60岁回到花石岩村担任党支部书记,用4年时间把全区最贫穷最落后的后进村,变成了山青水秀、花果满山,即将整体脱贫的先进村;说他“牛”,更是因为他以一个老共产党员的情怀,像鲁迅先生笔下的“孺子牛”一样,放弃了城里安逸的生活,放弃了孙子绕膝的天伦之乐,重返穷山村,默默耕耘,与乡亲们谱写了一曲“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巴山壮歌。

花石岩村四面环山,当《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沿着新修的水泥路翻过山梁,进入村子时顿觉眼前一亮:4个大小不一、总面积超过100亩的人工湖如4块碧玉,错落有致地镶嵌在村子中央;一条条水泥路,如同绕在绿水青山间的丝带,通达四方;一排排为易地搬迁贫困户新建的二层小楼,粉墙碧瓦,被成片的李子园、无花果园、盆景园簇拥着。

近30年来,花石岩村先后换了14任村党支部书记,但怎么也摘不掉那顶“全县最穷村”的帽子,2013年上半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还不到1600元,远低于全县平均水平。在村委会办公室,记者见到了吴传全,尽管已经63岁了,仍是满头黑发,声音宏亮,健步如飞。吴传全从小生活在这里,幼年丧父的他吃苦肯干,高中毕业后便担任了当时生产队的团支部书记和副队长。1978年从师范学校毕业后,吴传全先后做过教师、广播局记者、县委报道组组长,1993年后任达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等职。

2013年初,刚从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岗位上退下来的吴传全接到了花石岩村村民的“联名上书”,请求他回村当党支部书记,打破村子30年无发展的“魔咒”。妻子与女儿听说后坚决不同意,说他“脑子里进水了”。此后3个月里,村里40多名党员和部分村民联名写了请求书,摁上红手印,交到镇党委,再交到县委组织部。村民们还多次到吴传全家去劝说,他们深信吴传全对家乡这片热土的感情。吴传全放不下山里的乡亲们,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和反复做家里人的工作,决定进山带领大家与贫穷作斗争。当年7月23日,他全票当选为村支部书记。

因为贫穷,村里的青壮年大多外出打工,80%以上的田地荒芜,野草长得比人还高,一派凄凉,蛇虫出没。

刚开始的几个月里,已近六旬的吴传全带着党支部几个人,在荒山上趟出一条条路,把整个花石岩村走了个遍,为防蛇和蚊虫,大热天都得穿长袖长裤,还得把袖口裤脚扎上。他请来外面的专家,论证村里的发展思路,四处奔波邀请企业来村里投资……

一顶草帽、一双布鞋、一身汗水,4年来,吴传全扎根在村里,在工地看项目进展、研究发展规划、发动乡亲们团结苦干。全长18公里的村社水泥路、23公里的生产便道修起来了。引入投资500万元、流转荒山薄田760余亩的太吉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了。土地流转后的村民优先到合作社务工,工资为每天40~80元,且不受年龄限制,这就为土地流转后部分剩余劳动力找到了出路。2017年底,曾有建档立卡贫困户75户293人的花石岩村将实现整村脱贫。

人沉到了最底下,接触了最实际,大事小事一把抓,用真情“泡”出了党群之间的鱼水深情。新村新貌靠真干实干,实现党的宗旨,老百姓不听你说得好,关键是看你干出实效来,群众的检验标准就是这么简单。

吴传全这个山里走出的老党员干部,带着一帮仍生活在山里的人,与落后的思想观念斗,与落后的生产经营方式斗,与经济贫穷斗,与等、靠、要、懒、偷等不良行为斗,与各种各样的歪风邪气斗,与身边可能发生的腐败行为斗。这个斗,需要勇气与坚决,需要不怕得罪任何人的精神与气魄,需要自己的干净与担当。同时,也需要委屈和忍让。

采访中,《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深深感到,在发展新型农村经济的过程中,要闯成功、干成功,没有共产党人的满腔情怀不行;没有山里人的勇敢与坚韧不行;没有外界的帮助不行。这不是大话空话,是山里人在实践中,从骨子里体验出来的实话。

初秋的巴山大地,黛色的群山连绵起伏,一条条高速公路、铁路四通八达,渠江两岸的工厂、田间,处处都是山里人忙碌的身影,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达州市委的同志告诉我们,经过多年的建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和四川省加大了对这里的扶持力度,达州已成为四川重点建设的百万人口区域中心城市。201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47亿元,居四川省第7位,完成了149个贫困村退出、127653人脱贫。森林覆盖率达42.3%,成为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

山里人凭着愚公移山般的坚定信念,用勤劳、智慧和汗水,绘就了一幅巴山风情的新画卷。

原标题:新巴山风情录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