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发展中药材三年,大竹小镇引来投资10亿元制药厂

2023-10-19 21:09:17来源:四川在线-达州频道编辑:侯佳

陈兰 曹芮铭 四川在线记者 袁城霖

深秋时节,大竹县文星镇片片稻田里,川芎幼苗吐绿绽翠;镇境内竹石公路两旁,“弘扬中医药文化,创新中医药发展”“达州中医药职业学院科研实习实训基地”等标语映入眼帘。

文星镇位于铜锣山南段山脚,有种植野菊花的传统,但把中药材作为特色产业始于2021年,现今全镇种植丹参、白芷、川芎等合计万余亩,被命名为达州市首批三星级“秦巴药乡”,并引进国有控股医药上市公司拟投资10亿元建设制药厂。

三年时间,这个大竹小镇中药材产业何以集聚成势?

送种子送技术保收购,打消村民顾虑

长势正盛的200亩川芎,集中在文星镇龙门村4组的小河边。水稻收割刚结束,业主赶忙请来村民播种。

“早种早收。”龙门村党委书记王成说,预计4月采收川芎,之后土地将“还”给农民种植水稻,“稻药轮作,保证地不留闲。”这正是把种植基地选在河边的原因,便利种水稻时取水方便,打消农民的担忧。

解除村民的后顾之忧,是文星镇把中药材作为乡村振兴主导产业之一加以推进,需要解决的首要课题。

简单来说,就是要防范风险和解决收益问题。

送种子、送技术——这是文星镇拿出的破题之策。前两年,文星镇先后建立100亩“丹声魅语药材种子园”和150亩“福安仙草堂中药种苗基地”,并与省农科院达成协议,后者免费提供种子,新品种优先给文星镇种植。

与此同时,省农科院帮助文星镇培训中药材种植技术能手,镇上成立技术专班开展种后技术跟踪服务。今年,文星镇与达州中医药职业学院签订协议,建科研实习实训基地。

“能挣到钱,咋不种!”10月,文星镇副镇长刘红挨家挨户摸底来年白芷种植意愿时,红五月村5组村民李秋容爽朗回答,计划多种两三亩。今年,她利用坡地种的2亩白芷,卖了3000元。

有收益才有动力。文星镇与业主约定发展订单农业,在市场行情低时按照协议收购,行情好时涨价收购。

“今年一亩多卖了750元。”文星镇方斗村二组村民王大华说,白芷订单协议价3.5元/公斤,今年行情好收购价涨到4元/公斤,“仅靠种中药材这一项,家里就有1.6万元收入。”

党员示范带头,全域推广种植

规模发展中药材三年,越来越多的村民主动找村委会要种子。这与2021年推广之初犯难的境地截然不同。红五月村党委书记王文兵回忆,彼时一位发展花椒的业主与农户因意见不统一撤走,留下的烂摊子让人头疼,如果强行推广,不只是老百姓反感,村干部也难堪。

“需要解决谁来种、种什么的问题。”文星镇党委书记黄太章带队前往泸州、成都、遂宁、德阳中江等地考察走访,多次跑省农科院邀请专家到文星镇论证可行性。

最终,文星镇确定了“镇上引导、村上主导、党员带头”发展思路。13个村(社区)党员干部带头先种、试种,为群众做示范,积累种植经验。

2022年,文星镇共有53名党员带头发展中药材,以点带面吸引更多农户参与进来。今年,文星全镇786户村民共计种植10000亩。

引进医药公司建制药厂,提升附加值

光卖原材料老百姓能赚几个钱?如何拉长产业链条提升附加值?中药材种植规模上去了,文星镇有新思考。

密切关注中药材领域前沿,今年,文星镇注意到某野菊花新品种获得植物新品种权证书,该品种具产量高、不易倒伏、药典指标成分蒙花苷含量高等特点,市场需求量大。文星镇立即启动方案,引进某国有控股医药上市公司,共建野菊花大型生产基地。

“采取林下套种、利用坡地种,既能提高群众收入,又能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黄太章介绍,文星镇计划未来三年建成1000亩该野菊花种子种苗基地和3000亩核心种植基地。该药企拟投资10亿元建野菊花共享制药厂,野菊花需求量大。

此外,文星镇规划利用野菊花花期长和观赏性强的优势,发展“中医药+文旅”,努力打造乡村振兴新增长点。(受访者供图)

    编辑推荐